元末群雄争霸,为什么只有穷屌丝朱元璋能够成功?
-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 时间:2023-08-21 00:37:24
(相关资料图)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灾难频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豪强旋起旋灭。陈友谅最强,张士诚最富,可最终是出生最底层、最穷的小伙子朱元璋脱颖而出,实现统一大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朱元璋最初的活动范围在他的家乡淮西一带,渡江战役之后,定都南京,才有了自己的大本营。朱元璋的四周,可以说是群狼环绕,西边是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北有韩林儿。朱元璋深谙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的真理,他听从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很多豪杰已经称王称帝的时候,朱元璋知道自己羽翼未丰满,一直依附于韩林儿的红巾军,不显山不露水,避免成为全员攻击的目标。北部的翰林儿帮他耗尽了元朝的元气。等元军发现朱元璋才才是他们应该倾其所有抵御的对象时,朱元璋已经悄悄蚕食了周边的地界,强大到元朝无以抵抗的地步了。
二、注重军队建设
朱元璋特别注重军队建设,军队纪律特别好。据记载,朱元璋在进入元大都时,由于军队纪律太好。街道仍然正常贸易,就像没有经历战争一样。朱元璋在南略定远之后,收编的队伍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所以他会对士兵说:"你们之前跟的队伍,人数不是不多,但却为我所有,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纪律,不注重训练的结果。"朱元璋对他的军队纪律要求大概有三点:不杀人、不抢掠妇女,不烧毁百姓房屋。正是良好的行军纪律,老百姓看到了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赢得了民心,获得更多的支持。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军队纪律就显得差劲了,他们没有摆脱流寇的本质,打下一座城池,放任军队抢掠百姓,失了民心。
三、挖掘人才、人才辈出
朱元璋能够取得成功,对人才的挖掘必不可少。他身边不仅有像徐达、汤和等能打、会打的将领。更有一群为他出谋划策的知识分子,朱元璋了解他们的长处,对知识分子礼遇有加。李善长、刘基、宋濂、陶安等每个人都在关键节点给他中肯的建议,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智慧。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对手虽然对也任用知识分子,但没懂得用人的秘诀,比如福建的陈友定,招来了一批文学名士,但只拿他们当摆设。张士诚任人唯亲,导致内部不和。
四、目标坚定、稳扎稳打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便看到了红巾军的缺点,立志建设一支钢铁纪律的军队,说明朱元璋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争一块底盘苟且过日。在别人想着要抢地盘当皇帝的时候,他只是稳扎稳打,默默积累自己的力量。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张士诚他们有过左右摇摆的时候,接受元朝的招降,朱元璋从未有所动摇。确立了金陵大本营后,致力于生产和练兵,消灭四邻,一举拿下南方;然后制定计划,夺取中原,拿下大都,建立大明王朝。
总而言之,朱元璋一开始条件并不好,但他在苦难中磨练了意志,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心中的大业服务。他用他的成功证明了苦心人天不负的至理名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