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讯:宁姐137空中课堂|走进传统文化系列——节气课程·夏至

  • 来源:百度新闻
  • 时间:2023-06-26 11:25:13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虽然其深植于农耕文明,但在时代变迁中,仍不断被传承弘扬,焕发着温润的光彩。


【资料图】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夏至,明天又将迎来传统节日——端午,本期空中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的自然时序,以及丰富的活动形式和饮食习俗。

本期专家

夏至的由来

2023年的6月21日是夏至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从夏至开始夏季星空的重要标志是可以轻松看到从东北地平线向南方地平线延伸的银河中的3颗亮星,分别是银河两岸的织女星(就是天琴座α星)、牛郎星(也叫河鼓二)还有银河之中的天津四(天鹅座α星)所构成的“夏季大三角”。夏季的银河大三角极为壮美,但只有在天气晴朗且无灯光干扰的郊外才有可能看到。

夏至也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之后,往往天气就会逐渐变热。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古人想要知道天气如何,想要知道夏季热不热,就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加上前辈们的智慧,从夏至这天的天气状况,来预测整个夏季的温度。那么,今年夏天到底热不热呢?古人所说的“夏至无雨,三伏热”这句俗语便是在讲如果夏至这天不下雨的话,整个三伏天便会异常的炎热。反过来看,如果夏至下雨的话,那整个三伏天,便会相对凉快一些。

夏至的传统民俗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在古代,夏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除了祭祀外,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到了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还要放假三天。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皇帝在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这一天会到地坛来祭地。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的有益知识

夏至后,天气闷热湿度大,桑拿天比较多,大家可以食“苦”养心。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大补”。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茶水、蔬菜汁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从这天开始,最好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注意防晒。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也可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预防中暑。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以清补、祛暑化湿、健脾为大原则。饮食要清淡,要多吃杂粮。

总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底蕴。夏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建立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信仰体系。祝愿大家在夏至节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希望大家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影响更多人参与其中,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领略传统之美、传扬文化之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国妇联“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求,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制作线上服务产品、深化家庭亲子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等,培养儿童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南京市妇联的家庭教育知名服务品牌——“宁姐137空中课堂”新一季课程内容将邀请家庭教育大咖,围绕“好家风”、“好家教”、“好传承”三大课程板块,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的养成。

课程系列

01 好家风系列

成功父母的家庭育儿故事、听祖辈们讲述好家风故事等;

02 好家教系列

家庭劳动课程、艺术素养启蒙课程、亲子陪伴沟通课程、生活能力培养课程、行为习惯养成课程等;

03 好传承系列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教育家的家庭教育课程、历史名人的家庭教育课程等。

关键词:

精彩推送

“以海育人”如何落地
观察 2023/06/26

资讯播报

淄博公交29路 全球播报
产业 2023/06/26
中注协cpa报名缴费2023
国内 2023/06/26
天天微速讯:宋诗百首
电商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