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就业稳 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0-09-30 15:57:37

一江渌水,千年瓷城,湖南株洲醴陵市因产业而兴,也因产业而强。2019年末,醴陵的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前50位。产业振兴路上,醴陵如何化经济发展的优势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实惠?

工农并重,城乡协同,这是醴陵给出的答案。

以工助农,农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800多台摩托车、数十辆小汽车,孙家湾镇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门口挤满了车。“所有车都是厂里员工的。”公司人力部门负责人张腾军说,公司900多名员工基本来自周边乡村。

“农闲时进厂,农忙时干点农活补贴家用。”家住4公里外的泗汾村村民刘红梅和丈夫都在陶润公司上班,两人加起来每月收入六七千元,“靠在家门口上班脱了贫,小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产业兴则就业稳。过去,醴陵乡镇企业发达,陶瓷、花炮、服装、玻璃等产业基础较好,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出路。

在醴陵经济开发区东富产业园内,30岁的东富镇北冲村村民王海林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原本在长三角打工的他,如今在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离家几百米,走路上下班。”说起生活的变化,王海林赞不绝口,“在外面打工是挤宿舍,在家门口打工能住家里,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

像王海林一样,园区里大部分是东富镇及邻近镇村的百姓。服务于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东富产业园在设立之初,就充分考虑兼顾工业企业的集聚发展和对农村群众的辐射带动。

奔小康的路上,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把工业基础放在离农民不远的地方,把农民培训为成熟的产业工人,醴陵找对了方法。“现在到园区来打工的,不但有东富镇和周边的村民,还有越来越多的江西‘老表’呢。”王海林说。

以工促农,农业走上集约经营之路

秋高气爽,风翻金浪,又到了收获的好时节。摘掉“贫困帽”的船湾镇增加滩村村民丁艳君望向田野,很是欢喜。2015年成立以来,丁艳君加入的醴陵市政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面积一年比一年大。今年,1100多亩稻田全都种上了优质稻种。

醴陵面积不大,却是湖南有名的种粮大县。近年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保持在100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超10亿斤,2016年至2018年,更是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市)”。

人口向工业集中,资源向产业聚集,粮食产量如何不降反升?

一方面,守住耕地红线,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另一方面,醴陵农业用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机械化、科技化运作,渐成主流。

“醴陵的农田流转率超过了70%,流转面积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不等。”醴陵市粮油作物站站长丁秋凡告诉记者,集约化经营撑起了醴陵粮食生产的主体。

动辄数百亩农田,如何耕种?工业企业发展在前,醴陵人不愁没有方向。“像工厂一样,机器代人。”丁艳君说,以插秧为例,原来纯靠人工,一人一天一亩地,25亩地就得雇25个人;如今用大棚育秧、机器作业,同样的面积,6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

为提升粮食生产效能,近年来,醴陵实行“民生100”农机化项目,截至2019年底,已发展农机合作社161家,其中达到湖南省现代农机合作社标准的就有76家,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2.6%。

不仅是水稻生产,在醴陵,农业处处向工业企业学生产方式、学组织和管理形式,集约化程度、科技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茶山镇转步口村,天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00多亩蔬果基地里,瓜果长势喜人。上百个控光、控温、控湿的大棚,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宛如一个个标准化生产车间。“现在才晓得菜要这样种。”67岁的工人黎国怀说。

以工兴农,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

早上8点,神福港镇汤家坪村的莲藕被准时送到湖南指上美食品有限公司,经过预加工处理,立即被送到自动切割生产线上。刀片翻飞,一节节莲藕转眼间变成厚薄均匀的藕片。

汤家坪村是醴陵远近闻名的莲藕村。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莲藕仅仅供应本地蔬菜市场。村民们也想做深加工,可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要市场,不是单打独斗的农户们能应付过来的。

潜力孕育着商机。2011年,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陵,决定和几个股东一起成立指上美食品有限公司,就地加工莲藕、毛豆、香干等农副产品。

经农业部门对接,企业联系到汤家坪村,双方经商谈后马上开展了合作。“现在,村里100多亩莲藕,六成供应指上美公司,从当年10月,可一直供应到来年4月。”种植大户邱礼说,因为产业链的延伸,一斤莲藕的价值,也从4元上涨到18元,农户和企业都从中受益。

近年来,醴陵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投身农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力乡村振兴。

此前,养殖场排污问题,一直困扰着茶山镇冷水村湘友养殖农牧合作社负责人周作君。没想到,醴陵一家电瓷生产企业加入后,难题被毫不费力地破解了。

几年前,为了减少制瓷过程中的天然气消耗,湖南阳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制作生物质能源。其所需原料之一,湘友合作社正好能提供。制造的生物质燃气给制瓷企业使用,制造燃气的废料又成了有机肥,供合作社种植高粱和经济林,产生的秸秆、木屑再进入生物质燃气制造的原料环节——一条工农融合产业链,得到充分延伸。

工业与农业融合,城镇与乡村连通,产业发展,生态循环,醴陵的山水田园,展现出更加喜人的模样。(记者杜若原申智林)